發表文章

《大難時代》讀後感

圖片
《大難時代》 Wilful Blindness - Why We Ignore the Obvious Our Peril? 作者:Margaret Heffernan 譯者:趙慧芬 [TAAZE連結 ] 「當我們在自覺太複雜、太困難的議題上卻步,便是讓自己視而不見,拋棄自己的責任」 《大難時代》這本書,以次貸風暴與金融危機為背景,講述著人類因為各種本能所作出的行為,會導致出如此災難性的發展。作者舉出了許多實驗佐證,說明人類在遇到關鍵時刻其實很容易做出趨於安定、裝作沒事的決定,這些決定也會對往後造成許多影響。  人類的本性會喜歡跟與自己價值觀接近的人相處,即所謂的物以類聚,會尋志同道合的夥伴。因為大腦不喜歡製造衝突,所以找尋跟自己個性相近的人,相處上也會感覺比較好。但也容易因此侷限了自己的認知,大家也會對於彼此都認為是這樣的事就是「對」的,逐漸增強的群體意識也會產生排他性。  當組織內過於單元,只有一種聲音獨大時,不一樣的聲音也可能因為人類的各種習性消失,像是書中提到的鴕鳥心態、因為避免衝突而選擇視而不見,或者是認為會有其他人出頭而等待著…最終也就喪失了發現問題並且即時修正的機會。  試著讓組織朝向多元的狀態發展,遇到衝突時將其轉化為理性的討論,讓大家都能從真實的情況去設想思考,才是能面對真正問題並嘗試解決的不二法門。  

對於考核的想法

 今天看到 Tim Cook 公開他的性向並且以同志為榮的 文章 (1),其中提到了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Dr. Martin Luther King)的一段話: “ Life's most persistent and urgent question is,  ‘What are you doing for others?’” 「一生中最長久且迫切的問題是:『你為別人做了什麼?』」,讓我聯想到這段時間不斷思考著該用什麼方式來為大家的表現做評核,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有各自所擅長與不足的面向,很難單純用 S/A/B/C 去做結論,因此我總會希望能夠利用評語來闡述,表揚做的好的地方,提醒可以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的方式,讓大家能有所成長。但畢竟這還是很主觀的認定,難免會有人有疑慮或感到不滿。    這次希望能夠從協助他人的程度、對團體有多少貢獻來作為依據,讓每個人都寫出對他而言,最感謝哪些人的幫助,另一方面也寫出覺得誰哪邊可以做的更好。最後也將大家的意見傳達給本人知道,讓本人能夠更直接感受到自己的貢獻所帶來的回饋。當然還有很多細節藥考慮。不過我想發自內心想幫助他人所形成的互動,最是可貴。 備註 (1) Tim Cook Speaks Up

MySQL 資料搬移

 因為 A 專案的測試機故障,所以暫借 B 專案的測試機來作為暫時的棲身之所,不料發生了悲劇,因為MySQL 沒有對資料存放路徑作額外設定,導致 C 槽空間爆了!  趕緊上網搜尋了一下搬移方式,相當簡單,順便在這裡紀錄一下(以下是 windows 環境)。 先關閉使用到的相關 application。 關閉 MySQL。 (在 Command Line 下指令 net stop mysql)。 將 MySQL 的資料庫資料搬移到想放置的地方。 ( 原本預設路徑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MySQL Server X.X\Data\) 在 MySQL 的資料夾中找到 my.ini 。 (預設路徑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MySQL Server X.X\) 在 my.ini 中有一行 datadir="原本的MySQL資料存放路徑" ,把他改成你新放置的路徑即可。 開啟 MySQL。 (在Command Line下指令 net start mysql)。 再把使用的 application 啟動。   在正式機都會注意,但在內部測試機就很隨興,以後使用前還是先確認一下設定跟配置才是。

還有很多要學的

 昨天進行了第一次的程式主管會議,彼此分享交流了很多專案的近況以及遇到的問題。深深覺得自己的歸納及表達能力還有待加強。    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很容易針對一些現況,就提出一些想法,在這個情況下,需求是極度不明確的。實際上應該要把為何想這麼做(why)的「動機」條列出來,動機列出來後,再逐一檢視背後的原因、找出問題的根源。找到後才會釐清自己是否有這樣的需要,並且去思考治本的方法。    目前對我來說一個困擾就是當自己不是身處在專案第一線時,對於該專案的人員工作內容掌握度就會很低,不知道他所負責的task的進度如何,形成一種自己著急但又無法插手的窘境。    現階段可以先充分利用每週例會的時間,既然會議都要開了,就不要讓它流於形式。報告太過籠統的,就詢問做了哪些部份,還差哪些部份,以及預計可完成的時間,並且將他們update到文件上,方便做後續的追蹤。會後的組長交流時間也可以分享一下彼此遇到的問題,而不要只是單純報告個專案近況。  思考很容易因為「知」的不足而被侷限住,所以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聽、去看、去感受,去拓展自己已知的範圍,讓自己的思考能更全面。

Intro

 想起從前上過一門叫做「科技管理」的課,老師提到有效訂定目標的方法:當目標過於遠大遙遠,最後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藉口?!),結果什麼都沒做。所以目標應該要從自己短期內可以達到為前提去設定(Near Feature Goal),並且要能夠量化,才能有明確知道自己達到的程度,藉由不斷地完成短期目標去達到最後的目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王大明想去參加新光三越的登高大賽,偏偏他家就住在一樓,平常爬個五層樓就氣喘吁吁,有一晚他靈光一現,想到他辦公室在大樓的16樓,於是他給自己兩個禮拜的時間,每天只搭電梯到10樓,再爬樓梯到辦公的樓層,剛開始是有些喘,幸好六層樓只比五層樓多一層(會算術的都知道…),所以他很快就習慣了。他就維持著兩週多爬一層樓的速度進步著,終於幾個月後,他可以爬16層樓還臉不紅氣不喘,於是他又給了自己新的目標,開始物色台北近郊的山,從落差小的開始,一週爬一座,爬著爬著又過了幾個月,他已經可以輕鬆地爬完台北最高的七星山。此時登高大賽對他來說,已經是"a piece of cake" 了!  這個例子的 Near Feature Goal 其實就是前半部份的「每天爬6層樓」以及後半段「爬高低差200m的山」這些目標,透過這些數字讓他可以量化達成的程度,而數字的提昇則是根據個人能力去做調整的,切記比較的對象是自己並不是別人,當自己一次比一次進步就是成長。    雖然對於這段課程內容印象深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貫徹,惰性及各種誘惑…只能說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所以這個 blog 成立的目的,希望能以每兩週產出一篇文章為目標,將自己學習的東西紀錄起來,讓將來某一天回顧會覺得很有成就感!